当世界毁灭时原名:When Worlds Collide,又名当世界开始毁灭、行星撞地球
当柯尔韩德伦博士宣布,即将有外星与地球相撞时,谁也不相信他说的话,只有怪异又残障的百万富翁席德尼史泰顿除外。席德尼决定出资兴建一座巨大的宇宙飞船,目的是将精心挑选出的**者,从在劫难逃的地球运送到另一个可以住人的星球。由于韩德伦的预测显然会成为事实,于是一项全球性的**就于焉诞生,目的是选出人选,让他们有机会搭史泰顿的宇宙飞船而**。在星际中,星球确实彼此撞击,造成相当震撼的结果,但是这艘运载了过多人类的宇宙飞船,真能起飞并寻找到一个新世界吗?
发布于1951年。由鲁道夫·马泰执导,并且由编剧埃德温·巴尔默、菲利普·威利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理查德·德尔、芭芭拉·拉什、彼得·汉森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1951-11-30公映的电影。
豆瓣评分未知,暂时没有评分,请继续等待。类型为科幻的电影。创作于美国地区,具有英语、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语言版本。
第24届奥斯卡金像奖:彩色片最佳摄影(提名)。
第2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特效。
当世界毁灭时在线观看资源:目前清晰度未知,请您自己尝试后再决定是否需要。
豆瓣评分未知,暂时没有评分,请继续等待。
——以上信息由佛系影视提供
阿苯
初见类型片端倪,但剧本陈旧叙事破烂感情线毫无必要,美术风格还挺有特色,有股宣传画报气质,科幻含量低,特效心不诚,棚拍无比明显
莫歌
不仅是一则逃离地球末日的科幻故事,更是一面镜子,映射出我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对人性的反思,在冷战氛围笼罩的**背景下富有象征意义地探讨了人类面临灭绝时的自救与挣扎。全片最大亮点在于对道德困境的描绘——当世界即将终结时,谁该被拯救?如何选择**者?制作组通过科学家、富商、普通工人等角色的刻画,展现了末日降临时不同阶层的抉择。金钱、权力和人性的碰撞不断推动情节发展,超越了一般灾难片的视听**,更像是一场关于**困境的哲学探讨。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全片使用了很多插画风格背景,平添一丝舞台剧气质。不过以目前的眼光来看,本片的人性拷问难免有些千篇一律的俗套,整体只能算平平无奇。
火娃
6/10。较早触及了《流浪地球》里的**困境:宇宙飞船和地下城一样,只能容纳部分人逃生。除了抽签规则,片中拯救谁的决定权被赋予了特权精英,设计飞船的亨德隆博士可以为亲人和任何他认为合适的人特别保留座位,甚至可以剥夺一个人上飞船的权力,将不*从抽签结果的人****,电影通过反面人物的设置(出资建造方舟号飞船的****贵),合理化他的生杀大权,但从抵达新世界(敷衍的绘画布景)时,乘客都是美国白人来看,依然是******和白人优越主义的未来想象。有意思的是,结尾处亨德隆为保护航行成功牺牲自己,将座位赠予以性别标准被分割开的年轻情侣,从而站上了道德制**,对应《流浪地球》的刘培强,也是不顾**政府的决定,一意孤行、牺牲自我的男性救世主,这种充满爹味的最后一分钟营救,不得不说中美导演的男性思维,出奇一致。
雨苔思音
除去几个微缩的灾难镜头,本片在呈现上既没有十几年前的默片《宇宙旅行记》要精彩,科幻的硬度也着实不够,剧情同样乏善可陈。
Spruce
有些过于**化了,不过可能本身也没打算讲多深刻。圣经小故事的感觉。
lessspicykiss
感情戏很薄弱,科幻方面也是小儿科,但在50年代已经很超前了,有几个画面和我曾经梦到的简陋宇宙逃生故事不谋而合,喜欢这种复古机械感。
xrlong
五十年代的《2012》,影片中段Zyra到来之际,那两分钟毁**地的特效场面,是比33年的《大洪水》更直接更肆意的末日图景。影片对紧迫感危机感的渲染十分到位,而编剧对于面临世界末日时的人性的设想是乐观的理想的,顺势将格局缩小,将场景限于科研基地,把笔墨放在了主角的****上,而这段关系的结局亦体现着人性的光辉
杨浦小囡
****://***.bilibili****/video/av10414446/
叉叉小箭猪
并不着重于世界末日时的崩塌感和人们面对灾难时的求生**,只是在最后才在恐慌面前出现了**,而飞向Zyras的飞船则代表了早期科幻最淳朴的希望。
***韦
世界末日,丛林法则,结尾的宗教色彩,50年代的《2012》,极为罕见的老片